顯示具有 [學習札記] 程式學習技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學習札記] 程式學習技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學習心得】程式學習的誤區與方法(持續更新)


方法

  • 跨過去之後就會變成基本功了。像是第一次串API的時候覺得無敵難,自己智商有問題,但是成功後回過頭時就會覺得很基礎。

誤區

  • 在乎別人的年紀與資歷:看到一些年輕的老師,其實內心會覺得有點嫉妒,然後就開始去算他比自己大幾歲,大愈多就愈覺得開心(哈哈哈XD)。但理性想就知道這超級蠢,與其嫉妒他人,不如去想「既然敢出來教,我就要把你的精華學光,然後迅速變得比你強。」看到很多人年紀跟自己差不多卻做很多厲害的專案當然很嫉妒也焦慮,但這也表示只要自己學會他們會做的東西,就能變得一樣強了。
  • 學得太慢:看到很多超出自己能力的東西會下意識的排斥,覺得「這很難應該用不到」、「等以後工作在學就了」忘記學愈慢,自己也成長愈慢。簡單來說,如果目標是要變成大神,可以花1年,幹嘛花10年(誇飾)青春有限啊~~
  • 為學習當學習:許多事情能學得快,是因為先有個目標。因為有個需要的解決東西,所以去想說要應用什麼方法。平時學習程式當然很重要,但是重點還是自己「想要完成什麼樣的作品」,以結果為導向
  • 把自己當技術工具人:不要想著當技術工具人等著別人Hire自己,而是要去想自己的技術可以去給社會帶給什麼樣的影響,並且為自己留下什麼作品。人該是為了幫他人工作而活的,人是為了自己的願景、活出自己而活。
  • 迷信捷徑:妄想要找一個輕鬆容易成功的職業,然後在學習上也只想要找到成功的捷徑。但是這樣的捷徑是不存在的,就算有也找已經被大家發現,成為基礎,而不在會是優勢。
  • 低效率的重複:使用已經會的技法,不停重複專案。

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程式學習的進階之道


程式學習的進階之道

2018.06.20 閱讀《深度職場力》心得
1.追求熱情是最糟糕的建議:
人是因為「能夠把事情做好」才有熱情,而不是天生有熱情才去做某些事。因此想要在一個領域待得好,最好的辦法是「強迫自己學習」,讓自己盡快對技能純熟。
回想過去的經驗,我完全同意這個說法。
高中時期,我最好的科目是生物和物理,那時我生物考試沒有低過95分,進過生物奧林匹亞複賽(對我們高中是很厲害的水準了)。還有,我物理是全校第一。
但其實我會喜歡生物,完全是由於我爸高一時給我買了本《campbell》生物學,我讀完之後第一次段考就考了98分,從此之後我就對生物這個科目很有熱情,孜孜不倦的啃《campbell》,然後踏上了生物研究三年志業。
至於物理,說穿了完全就是靠補習。我並不是什麼物理天才,事實剛好相反,在補習班中我應該可以是最弱的一個。(那個班的其他同學都是一中、女中)。但是因為老師教得很好,讓我在學校能跟其他同學有很大的落差,因此建立了我的優越感。從此,我開始能享受物理解題的美妙,並且能深入的研究題目。結果就是,每次段考我考九十幾,可是其他同學很多都不及格,老師為了讓大家成績好看一點就會加分,結果我常常被迫加到破百(但登記時還是必須是100分QQ)
回到程式,我完全同意「追求熱情」是個狗屁建議。在剛開始學程式時,我挫折很深,覺得自己到大三才開始寫程式,根本是太晚了。但是最近幾個月,在我開始漸漸上手之後,我幾乎每個瞬間都想寫程式,並開始覺得「程式真的很有趣」!(感覺像戒斷)。
因此回到學習程式,其中最重要的原則之ㄧ,就是「要強迫自己學習,並把這個技能做到好」——因為沒有人天生就會寫程式的。
2.不要去思考別人怎樣,不要跟別人比
這是我自己最常有的問題——我常常會想....「我大三才開始寫程式,真的可以嗎?」但其實,這種問題對於是事實ㄧ點幫助都沒有,人是因為「能夠把事情做好」才有熱情,而不是天生有熱情才去做某些事。回到前面的例子,我也是高中才讀物理、高中開始讀生物,跟很多據說國中就已經補到大學進度的人來說相差甚遠,但即使如此,我還是覺得物理、生物是我高中不錯的回憶,我不會覺得我因此就很廢。(至少現在還能拿出來吹噓)
老實說,這幾年前端、程式很熱是事實,到處都可以看到有人在寫網頁、在coding。但是去論壇上看,到處都是一些蠢問題、很低級的網頁(呃這當然是新手的必經之路)。但我想說的是「很多人在做,不等於很多人做得好」。感覺在這個領域當中,新手很多,但是靠譜的工程師很少。
因此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讓自己能成為靠譜的工程師,並且把技能磨到「別人無法忽視」的境界。
3.刻意練習
幾個原則:
  • 不要固守會的幾個技術做一些重複的專案,而是每天都學習ㄧ些新的做法
  • 時常尋求反饋,被電不專業也是一種成長
  • 保證一定時數的刻意練習(是說我六月份寫了45篇技術文XD,不過沒想特意宣傳就是了)
就如同張忠謀先生說的:學習需要有紀律、系統、策略——「學習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4.以始為終,不要「故意」放慢角度
這是我最近悟出的心得。

我覺得我現在的學習還是太慢了,因為我潛意識當中時常有一種「依賴心理」。

總會有一些錯誤想法冒出來,像是

「等我找到實習,自然就會有人教了,所以我現在只要做到外行不錯的水準就好」
「等我到更好的環境,自然就會變強了,所以我現在只要想辦法做到可以找到工作的水準就好」
這些想法,讓我的能力故著在一個水平之上,並且「故意」放慢進步的腳步。
可是問題是
一來,既然要工作,終究是要做到職業的水準,那幹嘛現在不好好學,還不是要被電
二來,好的環境也挑人,自己如果不夠強,能進的環境也有限。真的想要去跟隨高手,自己至少也要是新手中的高手
因此——「更快一點,讓自己更靠近頂點一點」

是我現在最需要擁有的心態



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學習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2018.06.18 心得

學習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最近體悟到,學習本來就很困難的事情,要跟上領域同儕、知識的前沿,本來就應該要花時間去鑽研。
很多高深的知識,不該是用休閒時間,看幾篇網路文章,就得獲得的。

ㄧ來,如果一門知識或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就練成,那它同時意味著取代性很高。

二來,沒有經歷過反思、疑惑、曾經覺得莫名其妙的知識,終究不會深刻,跟自己的生命也產生不了連結。

三來,嚴肅的學習不代表著痛苦的。對我來說,把知識嚴肅的看待,反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因為當我認真的檢視、研究一門領域時(而不僅僅是走馬看花),我開始能看得懂這個領域的知識架構,並且在深刻投入有很多學習方法上的體悟,更重要的是,我能愈來愈明白自己在這個領域中的位置,並清楚要往哪個方向走。


這種「明白自己下一步要怎麼辦」的目標感,讓我很快樂:)

花時間

其實學東西不難,只要時間夠多,東西都是能學會的。
但問題在於,你是不是能享受那個投入努力的時間?還是邊做邊覺得痛苦?
還有就是
花時間也有效率上的問題,能不能將很多碎片性的知識,變成結構化的系統,是很重要的事情。
因此不要只會傻傻地讀書,雖然努力、認真投入時間很重要,但紀律、有策略、系統性的學習也是不可或缺的。
  • 有系統:有目標,清楚知道現在要學什麼、下一個要學什麼、下下個要學什麼,還有每個點之間什麼知識上的連結?然後絕對不是來什麼讀什麼。
  • 有策略:什麼知識是重要(基礎、屬於道)的?什麼是知識是枝微末節(應用、屬於術)的?然後選擇最重要的先學。
  • 有紀律:固定花時間,嚴肅的學習

2018年6月12日 星期二

自己總結的學習原則



【心態】
  • 見識比學習本身更重要:知道高手眼中的「基礎」是怎樣,才不會自以為很厲害
【課程】
  • 可以多嘗試不同的課程與老師,只要找到一個舒服、聽得懂的,就努力學下去
  • 價錢不是重點,能找到一個給好觀念的老師,絕對比花那些錢來的划算
(James的PS課程超級貴,但是他的每一課都給我這個自認為PS不錯的高手學到新東西)
【練習】
  • 花時間:一定要花時間下去做,不要只把時間花在那些「怎麼學習XX」的文章上
  • 不要去害怕自己比別人晚這件事,人總是要開始
  • 要累積作品

【JavaScript】用物件Mapping的方法

If的寫法 我們希望當變數是a時就回傳1,變數是b就回傳2,變數是c就會回傳3,一般寫法就是用if,但是這樣會很冗 ​ // IF style var word if(word == 'a'){ word = 1 } else if...